
宝子们,大快人心啊!从今之后,空房子也可以减免物业费了!
以前业主总抱怨,房子一直空着,凭什么缴纳物业费?
这一次空房子不交物业费的梦想,终于要成现实了,不少城市已经出台新规,只要房子符合控制状态,就可以申请减免物业费。
具体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01、民法典确定,空置房不能免物业费
过去,人们总是吐槽,自己购置的房子,长期空置,从没有享受过物业公司一点点服务,凭啥要缴纳物业费?
这个讨论以前一直都争论不休,对此民法典也有新规出台:
业主应按约向物业服务人支付物业费,房产是否有人居住,不应成为拒缴物业费的理由。

不过,“空房子不应成为拒缴物业费的理由”,并不代表一定不可以免物业费,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空房子不能把物业费全免掉呢?听完内行人士的分析,才发现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第一,空房子物业费规模太大
网上有消息,2016年的时候,潘石屹在一场论坛上就提过,当时他说,全国的空置房数量至少有1.3亿套。
假使按照每1套90平米计算的话,倘若物业费都是2元/平米,那么算下来,一年总的物业费起码两三千亿。
这个数字可能不太严谨,但是也足以说明空置房的数量确实不低,而且如果每年要对这些空置房进行免交物业费的话,那也是一笔不小的数额,显然不太现实。

第二,物业服务主要针对的是整个小区
业主们觉得自己的房子没有住人,没有享受物业服务,所以理应不需缴纳物业费,道理确实没错!
值物业公司并不是以你个人为单位进行服务的,而是以整个小区作为单位。即使你的房子十年八年都不住人,也不影响物业公司对整个小区进行垃圾清理,修建草坪,打扫公共区域卫生,为小区提供安保服务等等,
总之一句话,你的房子空着,他并没有因此减少服务,所以,就不能全部免除工资方的物业费。
当然,地方也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出台新规,比如有的地区确实存在,“只要房子空置了一段时间就可以减免物业费”。

02、5种情况能减免50%物业费
1、空置房屋,依据地方新规
不同的地方针对空置房减免物业费,也有相应的新规,比如:
①石家庄市
减免比例:空置超过3个月,仅需缴纳20%物业费(即减免80%)。
政策依据:2009年修订的《石家庄市物业管理条例》明确规定。
②甘肃省兰州新区
减免比例:连续空置6个月以上,物业费按50%收取。
③青岛市
减免比例:空置房物业费打6折。
所以如果你当地确实有出台相关的新规,房子只要空置符合了当地的标准,那么就可以要求物业公司按照新规执行,减免相应的物业费。

2、开发商承诺减免物业费
最近几年,很多开发商的债务规模居高不下,房子销售困境,为了快速变现,房企们也会采取策略,比如打出“减免物业费的促销活动”,以实现快速卖房。
如果你在买房期间刚好遇上这个活动,一定要把握时机,说不定能节省你未来好几年的支出。

但给大家提个醒,如果是采取这种方式减免物业费的,在与开发商签署合同之时,一定要让开发商将具体的承诺写入书面文件,并且一定要盖上公章。
只有所有的条款,白纸黑字都写明,才能确保日后房子交付真正实现物业费的减免,毕竟口头协议一般都很难兑现。

3、参与预收物业费,实现减免
有的物业公司为了实现稳定运营,一般都会在年中年底的时候组织预收物业费的活动。比如推出减免物业费,赠送礼品等活动。
像我们老家一个同学所在的小区,每年底都会举办一次这样的抽奖活动,业主预缴一年的物业费就可以参与抽奖,最高奖项减免半年物业费。
提醒一句:如果有幸中得大奖,减免物业费的具体内容一定要落在文字上面并且物业公司要盖上公章,妥善保管好这个凭证,以防日后物业公司再重复收费。

4、公共收益抵扣物业费
按照现行的新规,小区里面公共区域所产生的收益都属于业主所有,比如电梯里面的广告费,临时停车场费用等。
这些收益在抵扣相关的费用之后,剩余的都归业主,而且业主可以向物业提出用于抵扣物业费或者其他公共设施的改善。
但如果现实中发现物业公司并没有将这笔钱归还业主,业主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维权。

5、老业主物业费优惠回馈
有的物业公司在每年中或年底的时候举办一些业主答谢会,比如,针对按时缴纳物业费的业主给予费用减免优惠。
如果你也想要享受这样的回馈,那么,倘若你所在小区的物业公司服务还不赖的话,保持良好的缴费记录,确实有助于你享受物业费减免。

但是如果你所在小区的物业公司确实服务意识差,违反了合同的规定,那么,身为业主的你,也可以通过收集证据,走法律程序向物业公司提出减免物业费。
另外,如果物业公司服务质价不符,严重损害了业主的权益,业主们也可以通过业委会更换物业公司,只要2/3的业主同意,就可以换掉它!

减免物业费已经成为现实,全国不少地区已经出台政策,尤其是对于空置房,减免幅度最高达80%。
你看一看你所在的城市有没有出台这样的新规,如果有的话,准备好房产证,水电燃气零能耗的证明,就可以主动向物业公司提出减免费用。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广瑞网配资-低息股票配资-正规炒股配资-配资炒股真专业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